9月17日,湘潭(高新)工業軟件園正式授牌開園,這個湘潭高新區的“小動作”,可能是一個影響湘潭乃至湖南工業的“大布局”。

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研發設計、業務管理、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水平的提升,都要依賴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是指用于工業領域的相關軟件與系統。在軟件行業,工業軟件是一個小眾產業,但在工業領域,卻被譽為工業制造的“大腦”和“神經”,堪稱工業領域的“皇冠”,高端工業軟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研發設計、業務管理、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水平的提升,都要依賴工業軟件。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傳統制造不斷融合,推動著我國工業的持續升級與壯大。隨著智能制造、工業4.0、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發展,工業軟件升級可謂勢在必行。
用軟件去啃工業升級的“硬骨頭”,湘潭高新區如何發力?觀潮君帶您一探究竟。
從“產業數字化”
到“數字產業化”

“十三五”以來,湘潭高新區逐步發展,形成了以新能源裝備制造、先進礦山裝備、鋼材深加工為代表的三大主導產業。
務實、謹慎、低調,這似乎是湘潭高新區工業軟件行業對外的標簽,與其息息相關的工業領域一樣,帶有理性和技術至上的濃厚色彩。
“十三五”以來,湘潭高新區逐步發展,形成了以新能源裝備制造、先進礦山裝備、鋼材深加工為代表的三大主導產業。同時,緊跟產業發展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趨勢,圍繞“打造智造谷,建設自創區”發展定位,全力推進先進電傳動及風電裝備、人工智能及傳感器、精品鋼材及新材料、省級新興優勢產業配套4條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
近年來,湘潭高新區積極布局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累計引進培育屹豐、勝利鋼管、京東、騰訊等項目44個,實施重大產業項目190個,實施技改項目36個,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數字經濟為主導的“兩主一特”產業體系基本成型,為工業“數字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目前,湘潭高新區規模工業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全流程上數字化建設覆蓋率達到90%
但對于未來,湘潭高新區卻一直有著一種執著的野望。“十四五”開局,湘潭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作為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技術基點,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
湘潭高新區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工業軟件領域打破原來的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
枕戈待旦
筑好工業軟件最佳“棲息地”
何為舊世界?何為新世界?湘潭高新區做得到嗎?
9月17日下午,湘潭市委書記張迎春宣布湘潭(高新)工業軟件園開園。該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總體規劃面積10萬平米。正式掛牌運營后,將為培育湘潭市工業軟件生態、發展工業軟件示范應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助力。

9月17日,湘潭市委書記張迎春為湘潭(高新)工業軟件園授牌
初登工業軟件領域,湘潭(高新)工業軟件園的開園,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湘潭市對其工業軟件發展的高度認可,也意味著園區的工業軟件領域從此將更加全方面的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審視與評估。湘潭(高新)工業軟件園的一舉一動,將對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容小覷的影響。
這樣巨大的轉變,對于向來行事低調的湘潭高新區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這同時也是他們一直謀求的巨大發展機會。
畢竟,湘潭高新區已經準備多時。近年來,該園區通過以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為重點,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支撐,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目前,該區規模工業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全流程上數字化建設覆蓋率達到90%。
同時,湘潭高新區與阿里云的合作在創新人才匯聚、科技產業培育、工業產業建設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未來,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將與阿里云一起,助力湘潭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價值鏈有機融合,為湖南數字經濟建設與工業軟件發展貢獻力量。
三十而立啟新程
“智造谷”打開“新天地”
說到底,工業軟件的發展要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產業園區無疑是我國工業發展的龍頭。
近年來,湘潭高新區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圍繞打造中部“智造谷”,以“雙創”生態持續升級推動了園區高質量發展。
目前,湘潭高新區電機電磁驅動、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業年產值增速超過15%,世界級的電機電磁驅動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年產值超300億元;獲批全國轉型升級示范園區等16塊國家級“金字招牌”,連續8年入圍中國產業園區百強榜。

目前,湘潭高新區電機電磁驅動、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業年產值增速超過15%,世界級的電機電磁驅動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
回望來時路,湘潭高新區已經走過風雨兼程、步履鏗鏘的近30年,這段歷程,充滿著艱辛、凝重、豪邁。伴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湘潭高新區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在轉型發展中提質升級,在主體優勢中積蓄力量,在交流合作中砥礪前行。
先行先試立潮頭,三十而立啟新程。2022年,湘潭高新區將迎來它的30歲“生日”,期待在未來,“智造谷”不斷實現創新突破與精彩蝶變,給予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